版主: Jeff, Korping_Chang
Peleus 寫:我曾用過八吋全音域單體五對,一邊五顆的開放式大障版,低音.........還是不行啦!



w2a300 寫:很少聽到多單體的低音調的好的,量當然有,但是要不混濁(糊)實在很難,
其實不僅低音,定位也會較差,不在意的話當然無所謂.
 
 


robert_s 寫:
那些貴的嚇死人的HIEND喇叭
也有很多是低音柱的設計
定位差又是另一個問題了


viaviavia 寫:robert_s 寫:
那些貴的嚇死人的HIEND喇叭
也有很多是低音柱的設計
定位差又是另一個問題了
直線性音源的設計,他的聲音輻射範圍也是要計算的,若是
當作一般喇叭擺到房間裡面,聲音會有點奇怪的.
聲音輻射區域對的話,才能聽到比較正常的聲音.

 
 
 .....小心不要割到手
  .....小心不要割到手
 有分解動作, 自行看啦
  有分解動作, 自行看啦
 
 
 
   
   超爽....只差腳座....快9點了..還沒吃飯...放叔叔走了...明天等叔叔將腳座完成...
 超爽....只差腳座....快9點了..還沒吃飯...放叔叔走了...明天等叔叔將腳座完成...  .
.

viaviavia 寫:我面前有一對一邊 12 顆 6 吋半單體的低音柱,不敢用到常
用的 8 吋單體,就是因為後級對低音柱的控制力有點讓人感
到 orz 啊.
 
   
  


 
 

 
 
 
 
 
 
 
 
 
 

 ...人聲&高音部分很美....
 ...人聲&高音部分很美....
 ....但與朋友肯定此單體的實力.有幾十萬以上喇叭的聲底了
 ....但與朋友肯定此單體的實力.有幾十萬以上喇叭的聲底了  (他家有DYNAUDIO了...), , 人聲及爵士的愛好朋友, 應該會滿喜歡..
 (他家有DYNAUDIO了...), , 人聲及爵士的愛好朋友, 應該會滿喜歡..  
 

viaviavia 寫:嗯,一片平板式的開放大障板,在接近障板邊緣的附近,比較
低的頻率被相消掉很多.
這樣的障板我試作過一對,最後是學國外的設計,邊緣那邊
作成有一個角度的彎曲,過彎曲之後還延長了將近 20 公分.
你試試看,差異不小哦.
 。
 。


skyboat 寫:viaviavia 寫:嗯,一片平板式的開放大障板,在接近障板邊緣的附近,比較
低的頻率被相消掉很多.
這樣的障板我試作過一對,最後是學國外的設計,邊緣那邊
作成有一個角度的彎曲,過彎曲之後還延長了將近 20 公分.
你試試看,差異不小哦.
有一位老外很用功的實驗分享,加兩片 "翅膀" 呈 90° 或 45° 往後折,頻寬的變化有所不同,alexchiang 兄參考一番有好無壞。
■Open baffle study, August-2003
http://www.troelsgravesen.dk/OBS.htm
(文末還新增一篇 1956年的掃描文章可下載閱讀。)
 ....會在作個組合式的方式吧...等一切定位後再試
 ....會在作個組合式的方式吧...等一切定位後再試  ...
 ...
 
  
 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Majestic-12 [Bot] 和 33 位訪客